縱觀全局掌握重點 系統思考的關鍵在於看出"槓桿點",亦即可引起結構重要而持久改善的點。一旦找到最佳的槓桿點,便能以小而專注的行動,創造最大的力量。非系統思考方式之所以損害特別大,便是因為它總是引導我們專注在低槓桿點的改變,即專注在改善壓力最大處的症狀;但是這樣的努力至多只是使事情在短期好轉,而長期只會更為惡化。 理解槓桿原理對組織的決策有關鍵性的影響,但對系統中的成員來說,槓桿點常是視而不見的。他們看不見自己行動背後的"結構",例如"成長上限"與"捨本逐末"。系統基模的功能便是協助看出這些結構,從而找出槓桿點。這對處於險惡逆流中掙扎求生的企業而言,是一個再生的契機。 以一個真實的例子來說明,如何以系統基模觀察企業組織。 神奇科技——自己造成的"市場限制" 六十年代中期,美國有一家電子公司——神奇科技公司(Wonder Techs)以獨特的高科技產品(新型電腦)創業。多虧它的科技創新,這家公司在它的市場利基中穩如泰山。它的產品在市場上有大量的需求,而且因為有足夠投資者,在財務上高枕無優。然而這家一開始以流星般速度成長的公司,到了第三年以後再也無法維持快速成長,最後終於因業務衰退而破產。 在神奇科技公司剛開始的三年當中,銷售業績年年倍增,沒有人能想像它最後會落得這樣的命運。因為銷售業績實在太好了,以致於積欠交貨的訂單到了第二年便開始愈積愈多。甚至在持續擴大產能(更多的工廠、更多的輪班作業、更多先進的技術)的情形下,仍不敷快速成長的市場需求;原先允諾顧客的交貨期因此較原定(8周)延遲了許久。但是最高管理當局仍驕傲地告訴投資者:"我們的電腦功能無人能比,為了買我們的電腦,客戶甚至願意等候14周。我們知道延遲交貨是一個問題,也正在努力找出對策,但是雖然如此,客戶在拿到產品時,仍然是高興的。"最高管理當局知道必須擴大產能。經過六個月的研究,他們決定將製造作業由一班制改為二班制,並決定借錢來建造一座新的工廠。為了確定成長可以繼續,他們把收益的大部分直接投入行銷。由於該公司只採取自己人員直銷產品的方式,因此勢必要雇用和訓練更多的銷售人員。到了第三年,...